第一類,稀缺木材制作的紅木家具升值潛力大。
物以稀為貴,這條金科玉律在紅木家具行業(yè)同樣適用。昨天老良有談過如何判斷稀缺性的紅木家具,然而瀕危物種不一定就有升值空間,比如在CITES附錄一里面黃檀屬黑酸枝木類的巴西黑黃檀,雖然已瀕臨滅絕禁止貿(mào)易,但是該材質(zhì)的紅木家具鮮有耳聞,熱度不夠,所以不具備很強的升值潛力。然而列入CITES附錄二的黃檀屬香枝木類的降香黃檀,俗稱海南黃花梨,卻是紅木家具界里面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2018年海南政府曾2次網(wǎng)上公開拍賣枯死的海南黃花梨,其中一顆樹齡達40年的海南黃花梨枯木以264萬元的價格成交,另一宗是2顆黃花梨枯木,經(jīng)過幾十輪的競拍,最終以1428.2萬成交。黃花梨從明朝開始使用,直到清中期,資源便幾近枯竭,所以海南島上現(xiàn)存的每一顆野生黃花梨都被登記造冊,只在枯死之后才能進行拍賣交易。雖然目前在兩廣,福建和云南等地也有在培育人工種植的黃花梨,但多用人工干預(yù)來縮短生長周期,多數(shù)人工種植的黃花梨芯材較小白皮較多,顏色和花紋與野生的不可相比,出材率極地,暫時還無法替代野生黃花梨的地位。
像海南黃花梨這樣材質(zhì)制成的紅木家具,無論保值還是升值,空間十分巨大。所以,如海巖,馬未都等名流大咖和各大博物館都爭先收藏海南黃花梨紅木家具。
第二類,獨板大料和花紋特殊的紅木家具升值潛力大。
紅木作為一類名貴硬木,多數(shù)生長緩慢,成材時間需要幾十甚至上百年,所以口徑在50cm以上,不開裂,不爛芯的紅木十分難得,也是制作獨板紅木家具的唯一之選,由此可見這樣的獨板紅木家具的市場存量有限,升值潛力巨大。
有些紅木由于生長環(huán)境特殊,所以芯材切板之后會有特殊的紋路,比如緬甸花梨的虎皮紋,小葉紫檀的火焰紋,金絲楠木的水波紋,這樣的特殊紋路并不是每一根木材都有,所以這樣的材質(zhì)制成的紅木家具的升值前景也是十分看好。
第三類,處于價格洼地的紅木家具升值潛力巨大。
馬未都之所以可以收藏如此眾多的紅木家具,是因為在他開始收藏時,紅木家具價格處于洼地,用很少的錢就可以買到。所以要優(yōu)先選擇市場上目前價格處于洼地紅木家具。
比如血檀作為小葉紫檀的替代材,原料市場價格約在1.4萬-4萬元一噸,而小葉紫檀原料價格約在55萬-90萬元一噸,有些贊比亞產(chǎn)地的血檀的油性和花紋與印度小葉紫檀十分相似,可見其升值空間巨大。
再比如微凹黃檀作為交趾黃檀的替代材,墨西哥產(chǎn)地微凹黃檀市場價格約3.5萬-9萬元一噸,交趾黃檀價格約6萬-15萬元一噸,目前交趾黃檀大料稀少,而微凹黃檀大料市場有一定存量,所以在花紋,油性都不輸于交趾黃檀的情況下,微凹黃檀大料制成的紅木家具的升值空間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