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6 | 來源:中國古典家具網(wǎng)
[摘要]酸枝木有多種,為豆科植物中蝶形花亞科黃檀屬植物。因其木材剖開后有一種較刺鼻的酸味而得名。
酸枝木有多種,為豆科植物中蝶形花亞科黃檀屬植物。因其木材剖開后有一種較刺鼻的酸味而得名。酸枝是熱帶常綠喬木,產(chǎn)地主要有印度、越南、泰國、老撾、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原先在我國福建、廣東、云南等地也有出產(chǎn)。在酸枝木材制作的家具中,主要以紅酸枝和黑酸枝兩種木材為主,一般有“油脂”的質(zhì)量上乘,結構細密,性堅質(zhì)重,可沉于水。特別明顯之處是在深紅色中還常常夾有深褐色或黑色的條紋,條紋即清晰又富有變化。黑酸枝,以其更以物稀而顯價高。酸枝家具經(jīng)打磨擦漆,平整潤滑,光澤耐久,給人一種醇厚含蓄的美。
酸枝木有多種,為豆科植物中蝶形花亞科黃檀屬植物。在黃檀屬植物中,除海南島降香黃檀被稱為“香枝”(俗稱黃花梨)外,其余盡屬酸枝類。酸枝木大體分為三種,黑酸枝、紅酸枝、和白酸枝。它們的共同特性是在加工過程中發(fā)出一股食用醋的味道,故名酸枝。有的樹種味道濃厚,有的則很微弱。酸枝之名在廣東一帶行用較廣,長江以北多稱此木為“紅木”。嚴格說來,紅木之名既無科學性,也無學術性,它是一些人對各種木材認識不清的情況下形成的籠統(tǒng)名稱,屬于外行語言。
在三種酸枝木中,以黑酸枝木最好。其顏色由紫紅至紫褐或紫黑,木質(zhì)堅硬,拋光效果好。有的與紫檀木極接近,常被人們誤認為是紫檀,唯大多紋理較粗。
紅酸枝紋理較黑酸枝更為明顯,紋理順直,顏色大多為棗紅色。白酸枝顏色較紅酸枝顏色要淺得多,色彩接近草花梨。有時極易與草花梨相混淆。酸枝木主要產(chǎn)于東南亞各國,結構致密,質(zhì)地溫潤,紋理細膩,可沉于水,因為剖開后有一種略酸的香氣故而得名。酸枝木在顏色及品質(zhì)上的區(qū)分比較復雜,有黑酸枝、紅酸枝,另外還有白枝和花枝,其中黑酸枝最為名貴且難得,真正的黑酸枝很少見。品質(zhì)好、色澤深的老酸枝家具經(jīng)過氧化、包漿后極像紫檀,而有著二三百年以上歷史的老酸枝木家具的價值也接近于紫檀。色澤較淺的新酸枝看起來更像黃花梨一些,在感官的區(qū)別上只是“像紫檀而無金絲,像黃花梨而無鬼臉”,它價格適中且品質(zhì)優(yōu)越,并兼有其他木材之長,實屬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