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8 | 來源:新快報
[摘要]在當下的紅木家具消費中,“黃花梨”是一個絕對流行的明星——自上世紀80年代始,海南黃花梨和越南黃花梨引發(fā)投資收藏狂熱(盡管炒作質(zhì)疑之聲不斷),“黃花梨”的影子也深深烙在紅木行業(yè)之上。
黃花梨家具
“買什么紅木家具好?”“當然是黃花梨!”這是新手入手紅木家具最常出現(xiàn)的對話。
在當下的紅木家具消費中,“黃花梨”是一個絕對流行的明星——自上世紀80年代始,海南黃花梨和越南黃花梨引發(fā)投資收藏狂熱(盡管炒作質(zhì)疑之聲不斷),“黃花梨”的影子也深深烙在紅木行業(yè)之上。由于其金字招牌名聲太響,以至于紅木商家常也以各種海黃、越黃的“遠房親戚”、“山寨貨”混淆視聽,導致所謂的“黃花梨家具”遍地開花。喧鬧背后,“黃花梨”背負太多。
海南黃花梨:輝煌過去
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王世襄先生編寫的《明式家具研究》等教科書級的紅木書籍先后出版,海南黃花梨價格水漲船高,市場對黃花梨大有趨之若鶩之勢。海南黃花梨在市場上已經(jīng)“絕種”,越南黃花梨一木難求已成事實,但借它們的盛名,還是讓草花梨、花梨木、非洲花梨、巴西花梨等一批“花梨”家族的成員都走上了熱銷致富的康莊大道,走進了當下大多數(shù)購買紅木家具的家庭中。
在古代的宮廷家具中,能與紫檀匹敵的只有黃花梨了,其中以產(chǎn)自海南的海南黃花梨為上上品。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最早記載了“黃花梨”在家具中的使用:“櫚木(古代將黃花梨稱為“花櫚”或“花梨”)出安南(越南的古稱)及南海,胡人用作床幾,似紫檀而色赤,性堅好。”根據(jù)王世襄的研究,中國好的明式家具都是用黃花梨制作的?;y美麗、色澤柔和、有香味、顏色容易調(diào)配、加工性能、軟硬輕重適中、不愛變形等特點,它是當時最佳的木料選擇。據(jù)記載,這種珍貴的木材到了清中后期,經(jīng)大量使用之后,珍貴的海南黃花梨也隨著紫檀一起絕跡,如今只能在一些古家具收藏市場中看到其身影。
品貌論相:中庸之道
在古代,黃花梨(以海南黃花梨為主)雖是明清家具中十分重要的材料,但定位和形象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似乎沒有那么明確:不如深沉霸氣、尊貴王道的紫檀, 符合中國人精神靈魂上的審美追求;也不如色澤喜慶、木色艷麗的“紅木”——老酸枝那樣與傳統(tǒng)觀念相契合;甚至不如以木紋取勝的雞翅木那般給人印象深刻。
黃花梨(豆科黃檀屬的降香黃檀)在木色、木紋等方面給人的印象“中庸”許多:其木色可以深褐、深黃,也可以淺黃、黃白;其木材重量可以沉水,亦可浮水;木紋可以是行云流水般流暢大氣,也可以是以“鬼臉”的靈動揮灑獨有的激情,可以閃爍油順亮澤的“金絲熒光螢”,也可以是低調(diào)無華而“悶騷”的;其木香是沉穩(wěn)幽蘊的“降香”,有的成家具或無香味——這些也是判斷黃花梨價值高低的重要參考標準——由于其品相變化范圍廣,品質(zhì)好壞差距大,黃花梨不僅作為宮廷御用木材,在民間的家具中也不少見,再加上很多“親屬”忙著與“黃花梨”攀關系,更進一步模糊了黃花梨在人們心目中形象。
相關拓展
黃花梨從感官上看主要有以下幾點:
1、黃花梨木本身是中藥,有一種中藥的“降香”味道;
2、質(zhì)地堅硬,紋理清晰美觀,視感極好,有麥穗紋、蟹爪紋,紋理或隱或現(xiàn),生動多變;
3、有“鬼臉”,“鬼臉”是由生長過程中的結(jié)疤所致,它的結(jié)疤跟普通樹的不同,沒規(guī)則,所以人們才叫它“鬼臉”,但不能說是個花梨木都有鬼臉;
4、有如螢火蟲般的磷光,木屑經(jīng)浸泡后,水是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