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08 | 來源:中國科學院
[摘要]鐵刀木,又名黑心樹、挨刀樹、黑檀,因干心黑色、堅硬刀斧難入而得名。在西雙版納傣族村寨周圍隨處可見。傣族人民在400多年前就懂得鐵刀木做薪材可再生利用,村寨周圍多種植鐵刀木,而很少到森林中砍伐樹木做材燒。
鐵刀木花期
鐵刀木,又名黑心樹、挨刀樹、黑檀,因干心黑色、堅硬刀斧難入而得名。在西雙版納傣族村寨周圍隨處可見。傣族人民在400多年前就懂得鐵刀木做薪材可再生利用,村寨周圍多種植鐵刀木,而很少到森林中砍伐樹木做材燒。他們遵循祖訓:“沒有森林就沒有水,沒有水就沒有田,沒有田就沒有糧食,沒有糧食人就不能生活”。因此,傣族同胞把鐵刀木作為薪炭林栽培,為西雙版納地區(qū)熱帶雨林保護做出了重要貢獻。
1982年,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根據中國科學院能源研究五年規(guī)劃十年設想要點:能源植物是一類可以再生的能源,尤其是熱帶地區(qū)具有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植物種類,發(fā)掘、篩選優(yōu)良的薪炭樹種的要求。植物園開展了熱帶速生用材樹種和薪炭樹種的研究。在河漫灘季雨林、薪炭林專類園區(qū)栽培了多種薪材植物進行試驗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鐵刀木就是其中的一種。如今,園中環(huán)島路上的鐵刀木已長成參天大樹,郁郁蔥蔥。每當開花季節(jié),呈現(xiàn)黃花似錦滿枝頭,落花樹下一片黃的自然美景,為園中已十分秀麗的景色又平添了幾分色彩。
鐵刀木Cassia siamea ,常綠喬木,樹高可達20米。樹皮深灰色,近光滑小枝粗壯,稍具棱,疏被短柔毛。偶數羽狀復葉,薄革質,長橢圓形,頂端圓鈍,微凹陷而有短尖頭,基部近圓形,葉背稍被脫落性的短柔毛;托葉早落。花為傘房狀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排成圓錐狀,花序軸被灰黃色短柔,萼片子房無柄。莢果,扁平,兩端漸尖,有種子10-20粒,近圓形,扁平。花期6-12月,果期1-5月。
鐵刀木經濟價值高。材質 屬散孔材,紋理似雞翅,結構略粗,材質中等至堅重。邊材黃白色至白色,心材暗褐色至紫褐色,板材呈黑色,又稱黑檀或雞翅木。心材堅實耐腐、耐濕、耐用,為建筑和制作農具、高級 家具、樂器等良材;又由于易燃、耐燒、火力旺;萌芽力強,生長快,每三年取材一次,是良好的薪炭林樹種;鐵刀木終年常綠、枝葉蒼翠、葉茂花美、開 花期 長、病蟲害少,屬低維護優(yōu)良樹,可用作園林、行道樹及防護林樹種,依地形可采取單植、列植、群植栽培;樹皮、莢果含單寧,可提取栲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