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1 | 來源:明清家具百科
[摘要]金絲楠材質(zhì)軟硬適中,由于其耐腐耐濕性強且木質(zhì)穩(wěn)定,因此歷代帝王將其大量用于墓葬建筑和棺槨。 在明清傳世家具中,楠木類家具也占有不少的比例。
明末清初學者谷應泰《博物要覽》中記載:楠木有三種,一為香楠,二為金絲楠,三為水楠。南方多香楠,木微紫而清香,紋美。金絲者出川澗中,木紋有金絲,向明視之,白爍可愛。楠木之至美者,向陽處或結(jié)人物山水之紋。水楠色清而木質(zhì)甚松,如水楊之類,帷可做桌凳之類。楠木生南方,而黔、蜀山尤多。其樹直上,童童若幢蓋之狀,枝葉不相礙。葉似豫章,而大如牛耳,一頭尖,經(jīng)歲不凋,新沉相換。其花赤黃色。實似丁香,色青,不可食。干甚端偉,高者十余丈,巨者數(shù)十周,氣甚芬芳,為粱棟器物皆佳,蓋良材也。色赤者堅,白者脆。李時珍《本草綱目》描述:楠木生南方,而黔蜀諸山尤多,其樹直上,童童若幢蓋之狀。楠木產(chǎn)自我國四川、云南、廣西、湖北、湖南等地,其中禎楠為我國特有的珍貴木材,金絲楠取材于貞楠。
清早期紫檀嵌金絲楠屏風床
明金絲楠如意紋夾肩榫大翹頭案
清金絲楠四扇屏
明清楠木構(gòu)架紫云宮舊址圖
金絲楠禪意
金絲楠佛串
貞楠(金絲楠)材質(zhì)軟硬適中,由于其耐腐耐濕性強且木質(zhì)穩(wěn)定,因此歷代帝王將其大量用于墓葬建筑和棺槨。 在明清傳世家具中,楠木類家具也占有不少的比例。 晚明以前的皇家器物基本上都是楠木胎。比如故宮中太和殿里的金漆寶座是楠木胎貼金;寶座后的屏風以及儀仗等,都是楠木做胎。這些隱性的金絲楠使用給金絲楠蒙上了神秘的面紗,有人稱其為“帝王之木”。除皇家大量使用外,宗教也可以按照朝廷懿旨使用,如元末明初道教的紫云宮,整殿用貞楠構(gòu)架而成。 清后期金絲楠在民間也大量使用,并留下了不少傳世精品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