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3 | 來源:品牌紅木網
[摘要]國方家居作為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木作項目制作單位,擁有30多年紅木制作工藝經驗及生產歷史,人才儲備豐富、工藝流程完備、生產設備精良、技術積累深厚。
![](/upload/news/20220823/6379686554414632176199958.jpg)
北京中軸線北延,燕山腳下,一組古樸典雅的建筑群坐落山間。由南向北,主體建筑“樓、堂、閣”掩映在山水園林中,兩側配樓建筑“廳、廊、館”相映成趣,意境盎然。這就是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
國方家居承接中央總館木作項目
![](/upload/news/20220823/6379686556941836613792819.jpg)
廣東國方家居有限公司作為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木作項目制作單位,擁有30多年紅木制作工藝經驗及生產歷史,人才儲備豐富、工藝流程完備、生產設備精良、技術積累深厚。
其中,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所包含的國家書房、文瀚閣、會議室、貴賓廳、洞庫等木作項目均由國方家居負責深化設計、成品制作、加工安裝,并對工程質量、安全、進度等全方位監(jiān)督。項目用材總需求高達1000多噸,項目生產高峰期人工投入高達500人。
接下來,就跟著國方小編一起,走進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在卷帙浩繁的版本之間感受歷史變遷、見證文明成就。
文興樓 建筑群第一個禮儀空間
![](/upload/news/20220823/6379686559355160851003785.jpg)
沿著山腳的石階拾級而上,直奔眼前的是國家版本館建筑群落的前廳——文興樓。文興樓是整個建筑群落的入口,也是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系列展覽的序廳,其一層命名為文興廳,語出“文化興則國運興”。作為整個建筑群第一個禮儀性公共空間,文興樓正面主背景主題壁畫《山河攬勝》,由清華美院教授程向軍創(chuàng)作,取意自三山五岳及昆侖山脈,以祖國的壯美河山彰顯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在這里,“版本工藝”“中國郵票”“中國貨幣”3個專題展覽呈現了新石器時代至近現代的版本工藝、郵票和貨幣的發(fā)展變遷,從不同側面展現豐厚的中華文化遺產。
版本工藝展上,清代精刻象牙骨扇、印刷用鉛字版等近100件版本珍品系統(tǒng)介紹了中國在版本形態(tài)、制作、設計、修補等方面的制作技藝;中國郵票展上,2100多種展品涵蓋了從清代海關發(fā)行的大龍郵票,到新中國成立的紀念郵票,再到記錄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北京2022年冬奧會等重要歷史時刻的珍貴郵票;中國貨幣展上,貝幣、“開元通寶”、交子以及先后發(fā)行的5套人民幣和數字人民幣等,全面展示了中國貨幣版本的演變史。
文華堂 單體最大主建筑
![](/upload/news/20220823/6379686560883963538547615.jpg)
從文興樓移步,便來到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的主建筑,也是整個建筑群落單體最大的建筑——文華堂。廳內巨大的國家書房里擺放著3萬余冊具有傳世價值的中外經典出版物版本,文華堂中央,挑空兩層高13米、面積達1350平方米的國家書房格外亮眼,44個由國方家居制作的巨型書柜陳列四周,抬頭看是浩瀚星空穹頂,3萬余冊具有傳世價值的經典著作彰顯厚重的文化底蘊。
國家書房的主體由一組中央九宮格主體書柜及四周14組單元書柜構成,10根木柱造型營造了空間的序列感,又體現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精髓。柱頭的祥云牡丹端莊秀雅,柱礎的江崖海水則體現了中國古代藏書閣必備的以水鎮(zhèn)火的寓意。
天花板由10個方形發(fā)光膜藻井與144個小型方藻井共同組成,發(fā)光膜內由西泠印社題寫的九疊篆書“國家版本”四字,顯示國家版本館的獨特定位。中央八角形的金屬藻井內形成圓形星空穹頂,漫天星宿點綴其中,其圖案取自宋代碑刻天文圖,體現了中國古代科技的發(fā)展成就,也呼應了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的名字“文瀚閣”的寓意——中華文明如浩瀚星空。
文瀚閣 建筑群制高點
![](/upload/news/20220823/6379686562866727025389783.png)
整片建筑群的制高點——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的核心建筑文瀚閣,坐落在臺基之上,一層為文瀚廳,傳承古代四庫七閣之意。作為中國藏書文化的代表空間,文瀚閣是國家版本館的標志性建筑和點睛之筆,其外觀造型借鑒敦煌莫高窟九層樓的神韻。
閣內文瀚廳陳列珍貴古籍出版物,集中展示《四庫全書》《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等原大仿真影印本、精選古籍影印本和原雕版刷印本。文瀚廳利用了建筑核心三層通高17米的內庭,打造了中國傳統(tǒng)寶塔的八角形內部空間意象,并根據建筑層高的變化形成了三層遞進的書廊,展現了藏書閣經典薈萃的獨特場景,令參觀者在觀賞書籍收藏的同時體驗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精華,頂部八角柿蒂紋的藻井內部展現了浩瀚銀河的壯美景象,寓意中華文明博大精深。
一閣一廳的匾額設計也有講究。國家版本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文瀚閣匾額仿照紫禁城中軸線重要高大建筑物一般裝飾豎匾、斗子匾的我國傳統(tǒng)建筑形制做法,安裝在文瀚閣最高層頂檐口下、重檐之間,匾額四周邊框有如意紋或云紋,簡潔大方、古樸素雅。文瀚廳一層頂部的匾額采用建筑內廳一般裝飾橫匾的傳統(tǒng)建筑形制做法,采用了景泰藍工藝。
(來源:國方家居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