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1 | 來源:品牌紅木網(wǎng)
[摘要]一間紅木家具構(gòu)建的書房是我們的靈魂居所,是一個人“精神的自留地”。
黃庭堅曾說: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
讀書,在今天已不僅僅是書房里的專屬活動。然而,閱讀的空間越來越多,不但沒有帶來精神天地的拓寬,反而是深度的消失,個人精神的無處安放。
![](/upload/news/20230421/6381766502331001713539062.jpg)
事實上,空間與我們想要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養(yǎng)神在臥榻,休憩在茶席。
越是浮躁的時代,一個純粹的、獨享的、安靜的閱讀空間,就越不可少。
![](/upload/news/20230421/6381766507486810765378203.jpg)
有學者說,對于讀書藏書,不但要有錢有閑,更重要的是書房。
一間紅木家具構(gòu)建的書房是我們的靈魂居所,是一個人“精神的自留地”,紅木書桌,標識出的是一個人的精神底蘊和生命厚度。
01 中國人的氣質(zhì)盡在書房之中
一間屬于自己的書房,往往成為一個讀書人的精神符號,就如劉禹錫之陋室,陸游之老學庵,張岱之梅花書屋。
![](/upload/news/20230421/6381766508539812616625229.jpg)
而紅木書桌對于讀書人的精神意義,就如山水林泉對于城市喧囂中人的意義:既為擺脫世俗的束縛和牽累,退向自由天性的回歸、悠游,同時,也為登上人生的下一個臺階,積蓄精神與生命的力量。
![](/upload/news/20230421/6381766509358814053595137.jpg)
02 書房守護精神世界的“自由”
古人講,進而入仕,退而讀書。書齋并不屬于現(xiàn)實功利世界建功立業(yè)的進取,而是屬于個人的山居、歸隱等林泉意趣的退守。
哪怕是身居繁華鬧事,為瑣碎事務所牽絆,肉身不得自由;但是,只要走進書房,在紅木的案牘上,至少可以讓精神擺脫羈絆,回歸自由。
![](/upload/news/20230421/6381766510232415582763040.jpg)
03 書房展現(xiàn)審美情趣的“典雅”
文化日漸扁平且大眾化的時代,書房是“典雅”文化生活最后的容納之所。書齋生活從來都不止于閱讀,而是一系列圍繞文房器物的文化藝術(shù)活動——書寫創(chuàng)作、器物賞鑒、焚香煮茗、交游唱和、文會雅集……
![](/upload/news/20230421/6381766511124737153874575.jpg)
在書房中,因為不帶有絲毫功利目的、只求藝術(shù)精神的暢游,走入精神的高處,以“雅”之高遠,遠離“俗”之平庸。
一間書房,就是一個世界。靜時讀書史,月明自煎茶,清夜安眠,白晝能閑。放下蠅營狗茍,無意人間是非,愿你如一抹世間閑云,棲心于書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