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0 | 來源:凹凸傳奇微信公眾號
[摘要]交椅,通常被認為是從席地而坐向椅坐的轉(zhuǎn)變。
交椅,通常被認為是從席地而坐向椅坐的轉(zhuǎn)變。
![](/upload/news/20240820/6385977368692070372564519.png)
上海博物館家具館實景(來源網(wǎng)絡/侵刪)
漢魏以前,不管是達官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是席地而坐的,自然也就不存在椅子了。
到了西漢,隨著漢朝與西域各國的頻繁交流,打破了以往各國之間相對隔離的狀態(tài)。
![](/upload/news/20240820/6385977382006693758294744.jpg)
馬扎(來源網(wǎng)絡/侵刪)
東漢末年,一種形如馬扎的坐具開始傳入我國北方,并迅速在中原地帶盛行,成為中國古典家具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由于這種形如馬扎的坐具是從西域傳入的,故當時的人稱這種坐具為“胡床”,就是后來的“交椅”。
![](/upload/news/20240820/6385977396619239429001593.jpg)
《春游晚歸圖》現(xiàn)藏故宮博物館(來源網(wǎng)絡/侵刪)
交椅輕便易攜,不僅適用于室內(nèi),也便于外出攜帶,宋、元、明、清皇室及富豪游獵時皆用之。宋朝秦檜坐交椅時頭巾墜落,臨安知府為巴結(jié)他,特制“荷葉托首”加裝于交椅,此椅因此得名“太師椅”。
在封建社會,交椅成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僅限皇室與達官顯貴使用,“坐第一把交椅”逐漸成為首領的代名詞。
交椅的款式
交椅分直后背和圓后背兩種形式。
![](/upload/news/20240820/6385977405999535898445871.jpg)
凹凸傳奇直背式交椅
直背式交椅的使用可追溯到3500年前。1922年發(fā)現(xiàn)于埃及的圖坦卡蒙王墓中出土了把結(jié)構(gòu)復雜裝飾華美的交椅, 它沒有扶手,結(jié)構(gòu)、工藝簡單,便于制作和移動,但使用的舒適度遠不及圓后背交椅。
![](/upload/news/20240820/6385977409128901391445831.jpg)
郎世寧繪《哈薩克貢馬圖》清·乾隆坐在圓后背交椅上,接受哈薩克人進獻馬匹,頗有威嚴。(來源網(wǎng)絡/侵刪)
圓后背交椅是中國人的創(chuàng)新,大曲率的圓弧形木制靠背在其它國家的古代交椅中都沒有出現(xiàn)過。
圓后背交椅的造型隱含“天圓地方”的古代宇宙觀打破了原有的設計理念,采用了曲線形態(tài)的部件,顛覆了直后背交椅直來直去的構(gòu)造模式。
![](/upload/news/20240820/6385977413155268462050176.jpg)
凹凸傳奇交椅
交腿便攜,圈背舒適,合而為一實屬巧思。圈背交椅造型新穎,既得優(yōu)雅又兼實用,為座椅設計別開生面。
搭腦、扶手連成椅圈,形似月牙,無論正面、側(cè)面,皆呈流線圓弧。椅圈環(huán)抱上身,予坐者熨帖自在,靠背板可作裝飾,與整體相得益彰。
![](/upload/news/20240820/6385977424638448639757066.jpg)
由此可以看出,交椅的演變是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它越來越符合人的尺度,給人帶來更為舒適的感受。
交椅部件詳解
![](/upload/news/20240820/6385977427265493254038204.jpg)
“椅圈”,又稱“月牙扶手”,搭腦兩側(cè)向前下方延伸順勢與扶手融合成獨具特色的圓弧形,一般是三接或五接而成。
![](/upload/news/20240820/6385977429157776575350220.jpg)
靠著圓弧形的椅圈,雙手自然搭在扶手上,可讓背部與手同時得到放松,因此,椅圈的設計不僅具有美觀的作用,而且具有非常強的使用功能。
![](/upload/news/20240820/6385977431270020288342844.jpg)
“靠背板”,如圖所示,呈微“S”形,能與人體后背貼合,以供靠背休息,故稱“靠背板”?!耙稳Α薄ⅰ翱勘嘲濉钡拇嬖?,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工匠在制作家具之時,早已有人體工程力學的思想智慧,并運用到家具的造型設計上,只是當時沒有系統(tǒng)化的記載。
![](/upload/news/20240820/6385977432998503327248842.jpg)
“椅面”,交椅椅面的構(gòu)造與交杌的杌面相同,一般由橫材與藤芯軟屜構(gòu)成。
![](/upload/news/20240820/6385977435428987592323490.jpg)
“角牙”,又稱“托角牙子”,是指家具在橫材與豎材的連接處,為了起到加固和裝飾的作用,常在交角部位安裝各種各樣的角花板、短木條、短木片等,形成三角形或帶轉(zhuǎn)角的部件。
“椅足”,交椅的腿足,可兩兩相交且可折疊。
![](/upload/news/20240820/6385977437233910769033027.jpg)
“踏床”,又稱“腳踏”,是由設在正面兩椅足之間的面板以及面板下的牙子構(gòu)成。踏床面板上常有銅飾件裝飾。面板兩端有探出的圓軸,可插入足端的卯眼中,這樣踏床就可以被折起。
拍賣傳奇
![](/upload/news/20240820/6385977439162074145388854.png)
香港蘇富比2022年秋拍“何鴻卿爵士私人典藏中國歷代藝珍晚拍(一)”在香港如期舉槌,拍前備受矚目的明末黃花梨圓后背交椅競爭頗為激烈,最終以106,000,000港幣投得(落槌價),加傭金以1.24609億港幣成交(約合人民幣1.129億元),刷新了黃花梨交椅的世界拍賣記錄,位列中國明清硬木家具拍賣成交價第二名,成為世界上最貴的椅子。
難怪有人說過,如果能收藏到一把好椅子,就相當于“坐擁”了天下。
![](/upload/news/20240820/6385977440831277072478754.jpg)
交椅在古時候是權力的象征,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研究》中提到:“明代交椅,多設在中堂顯著位置,有凌駕四座之勢,俗語還有‘第一把交椅’的說法,說明它的尊貴而崇高?!?nbsp;
于是,坐第一把交椅”或者“頭把交椅”也成了地位最高者、權力最大者的代名詞。
明代廳堂陳設以簡素為美,家具每每因事而設,靈活多變,但廳堂正中顯著位置上卻基本都是一把交椅,由此可以看出交椅所象征的等級和地位。
![](/upload/news/20240820/6385977442773480486578684.jpg)
在家具收藏中,交椅是最高等級的,每一把都是殿堂級文物。據(jù)專家估計,全世界公私所藏加起來也超不過10把,能自由流通的更是鳳毛麟角。
如果能收藏到一把好椅,就相當于“坐擁”了天下。凹凸傳奇,用匠心打造的讓您“坐擁天下”的好椅~
(來源:凹凸傳奇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