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機微信“掃一掃”功能,掃描以下二維碼,即可將本文分享到“朋友圈”中。
自古以來紫檀木既被認作是文化與時尚的行為,又是身份與財富的象征。對于很多鑒藏家來說,買一套紫檀家具或紫檀小件不僅僅為了好看更是為了其背后的歷史傳承。有些人回問:什么是紫檀木呢?為什么紫檀木這么火呢?
什么是紫檀木?
紫檀是世界上最名貴的木材之一,主要產于南洋群島的熱帶地區(qū),其次是越南。紫檀是珍惜物種,生長周期非常漫長,每百年才長粗大約三厘米,近千年方能成材,紫檀的樹皮呈灰綠色,樹干彎曲不直,因此很難取到大直徑的木材,它的邊材狹窄,木質堅硬,內部結構緊密,密度大落水即沉,心材呈鮮紅色或是桔紅色,長期暴露于空氣中后顏色會變深,出現紫紅褐色的條紋。
紫檀木的歷史淵源
中國古代認識和使用紫檀木始于東漢末期,晉·崔豹《古今注》有記載,時稱“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謂之紫檀。”到了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七下西洋,因船艙內需要重物壓艙,產于東南亞的紫檀恰好能廢物利用,充當了壓艙物。紫檀就在這會兒,歪打正著地運到了中國。
紫檀剛到中國時沒能大大派上用場。明中期以前宮廷及民間的高檔家具以彩漆家具為主,不見紫檀。紫檀開始一定先做些小件物什,其色澤與良好的物理特性頗受市場及宮廷的喜愛,地位隨之攀升。到了明晚期,文人發(fā)現了紫檀的沉穆雍容之美,倍加推崇,紫檀像一個新星,登上歷史舞臺并擔當主角。
明代開始,皇室貴族開始用小葉紫檀來做家具,人們發(fā)現這種木結實堅硬,不怕水且又防蟲,因此越來越受歡迎,之后便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采伐。我國的兩廣地區(qū)原也有紫檀木,但是因為數量稀少,很快被采光,之后明朝皇帝便派人到南洋采辦。從此紫檀加入明清家具行列,即刻引領時尚之先,且五百年不衰。
紫檀木的特性
紫檀在所有硬木中“性”是最小的,換言之,沒什么脾氣。這就是說,紫檀變形率小,遇熱遇冷遇干遇濕都能應付自如。我們很少看見大面積開裂的老紫檀家具,收縮縫也少有過分者,適可而止。在雕刻方面,紫檀由于結構細膩,組織均勻,任何一個方向下刀都感受差不多,不像竹子,縱向下刀勢如破竹,橫向下刀如切鋼筋。在同樣尺寸的方板掏出同樣直徑的圓洞,放上一年,其他木材都會顯出明顯的橢圓或輕微的橢圓,只有紫檀仍能保持其初始的圓形,以表現其高貴的品德。
什么是紫檀木?并不是所有宣傳的“紫檀”都是真正的“紫檀”。紫檀這樣優(yōu)良的材料少有大料。俗語說“十檀九空”,明清紫檀,以宮廷家具為準,常見面板材料寬不足15厘米,偶見紫檀板極限寬度也在30厘米以內。因此,有商家說,發(fā)現紫檀方桌一件,面板兩拼。不用去看,一聽就知不對。
紅木家具一直是國內民眾廣泛喜愛的家具品類,其中又以紫檀最為珍貴。紫檀是世上最稀少、最名貴的木種之一,具有硬、香、色澤與紋理好的特點,其作為家具中的頂級材料,制造...
無論是在業(yè)界,還是在民間,人們都知道紅木家具好,可是,和別的木頭相比,紅木這種木材材質,它究竟好在哪呢?...
紫檀等級標準是綜合紫檀料質的優(yōu)劣與各類特征的稀缺性,以及油性、密度、含水率、觀賞性及收藏價值等因素,將紫檀(學名檀香紫檀,俗稱印度小葉紫檀)劃分為五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