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6 |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摘要]通常說的“烏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產自于非洲、南亞、東南亞地區(qū)的黑色木材,也叫“角烏”,其外形與紫檀極為接近,其多數(shù)為空心,難 出大料;另一種是四川人所說的陰沉木,也稱為“烏木”
通常說的“烏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產自于非洲、南亞、東南亞地區(qū)的黑色木材,也叫“角烏”,其外形與紫檀極為接近,其多數(shù)為空心,難 出大料;另一種是四川人所說的陰沉木,也稱為“烏木”,是地殼變動、山崩洪水等自然變易使埋藏在古河床下數(shù)千年的古木經過物理、化學等長期的反應,形成似 石非石、似木非木的物品,主產于成都平原,是一種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F(xiàn)在木材市場上所稱的“烏木”一般是指黑色非洲烏木,它是樹木樹種的一類別,屬于國家紅木標準的一種。
形成概述
烏木形成時間大多在3000年至8000年不等,還不足以成為植物化石;同樣,它也不屬于礦產。 烏木又稱陰沉木,是楠木、紅椿、麻柳等樹木因自然災害埋入淤泥中,在缺氧、高壓狀態(tài)下,經長達成千上萬年的碳化過程形成的。因樹種的不同,市場價值又有不 同,以楠木屬的金絲楠木最為昂貴,可達八至十萬元每立方,而年代越久,保存越完好,價格也越高。
形成樹種
形成烏木(陰沉木) 的樹木種類繁多,有:麻柳樹、青岡樹、香樟樹、楠木(金絲楠木、小葉楠木)、紅椿木、紅豆杉、馬桑、黃柳木、黃柏、槐木、檀木等(至今發(fā)現(xiàn)的陰沉木常見有 青岡、麻柳、香樟、紅椿、楠木五種)。一般帶有香味和殺菌特征的樹種才能形成(但并不是所有已形成的陰沉木都有香味,其要根據(jù)形成樹種不同,而決定是否有 香味;一般楠木陰沉木有香味)。
烏木本質堅硬(鐵力陰沉木最硬,紅椿陰沉木較軟;其形成陰沉木并返陽(自然陰干)之后能否沉于水下,取決于其形成樹種的不同,有沉有浮均有—特別是成品小件一般浮于水面)。陰沉木比較奇特。
陰沉木其色澤大多通體烏黑,也有外黑內紅(如古紅椿木,在地下埋藏三千年以上,才能形成此色),或外黑內黃(如古金絲楠木,在地下埋藏四千年以上,才有此 色)、外黑內綠(如楨楠)、色彩漸變的;其原生古樹僅為紅椿、楠木、青杠、麻柳、香樟、花楸等品種,并不是所有的古木都能成為烏木,也并不是烏木都是黑色 的,或黑色的就是烏木,如印度、緬甸所產的黑木和中國的柿子木、柴油檀木、雞翅木,就是黑色的現(xiàn)代木(是樹木樹種的一類別,現(xiàn)代的“烏木”是指在國家紅木 標準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