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0 | 來源:華夏收藏網(wǎng)
[摘要]目前市場中有很多與紫檀“攀親”的木材,“某某”紫檀層出不窮,但是被公認的真正紫檀只有俗稱小葉紫檀的檀香紫檀一種。面對市場中混亂的名詞與相近的木材,通常人們用幾種方法鑒別。
目前市場中有很多與紫檀“攀親”的木材,“某某”紫檀層出不窮,但是被公認的真正紫檀只有俗稱小葉紫檀的檀香紫檀一種。面對市場中混亂的名詞與相近的木材,通常人們用幾種方法鑒別。
一是沉水(稱重)法。小葉紫檀氣干密度大于1,所以,即使是一顆珠子,也會沉于水中。但除紫檀之外,還有很多木頭都可沉水,在可能會仿冒小葉紫檀的木材中,除尼泊爾紫檀(膠漆樹)不沉于水外,大葉紫檀、科檀、贊比亞紫檀(染料紫檀)的大部分都沉于水。所以不能作為絕對的鑒別方法。另外,小葉紫檀也偶有不沉水的,但較為罕見。
二是劃線法。取一木片或?qū)⒛局樵诎准埳蟿潱羰切∪~紫檀則有橘黃色的劃痕。這個方法也常聽到一些商家對新木友講起。但是,這也只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用同樣的方法,大葉紫檀、大紅酸枝、科檀、贊比亞紫檀、尼泊爾紫檀等均有劃痕。有人認為可以根據(jù)劃痕的顏色及深淺不同予以區(qū)別,但因為取樣的氧化程度及劃線力度的不同,在實踐中很難區(qū)分。
三是熒光反應法。取木屑或木塊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12小時以上可見水的最上層有藍色機油般熒光現(xiàn)象,時間久則更明顯。但是,紫檀屬木材大多都有熒光反應,如雨天,在露天堆放的大果紫檀、鳥足紫檀等花梨木都會看到明顯的藍色機油狀水流。贊比亞紫檀作為紫檀屬木材,同樣有明顯的熒光反應。因此,該方法較適用于排除大葉紫檀、科檀等非紫檀屬木材。
四是酒精測試法。將紫檀木塊放入裝有酒精的容器中,會有紅色紫檀素呈煙霧狀滲出,但這并非小葉紫檀的專利,大葉紫檀、大紅酸枝、科檀、贊比亞紫檀等均有紅色霧氣。當然,有的橘紅、有的鮮紅、有的深紅,霧氣出現(xiàn)的快慢也有不同。這個方法和劃線法一樣,在實踐中運用較有難度。
五是看紋理。小葉紫檀木的牛毛紋是顯著特征,木材徑切面為牛毛紋,橫切面則表現(xiàn)為細密棕眼。這一點相對來說容易操作,并且可以把無棕線和棕眼較大的科檀、大紅酸枝、大葉紫檀等予以剔除。贊比亞紫檀的牛毛紋與小葉紫檀比較相似,雖然普遍來說較為浮淺,但也有很多與小葉紫檀的紋理難以區(qū)別。
六是聞氣味。在進行刨切打磨時,小葉紫檀是明顯的檀香味,成品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氧化后,氣味就變得不太明顯。但通過燃燒其氣味就變得很明顯,可以與其他木材進行區(qū)分。通過燃燒來區(qū)別氣味時,注意不要燒得太“烈”,從剛冒出的那一縷白煙中聞一下即可。有時,燒得濃煙滾滾反而會變成一種焦糊味。特別是燒過的地方,不要再燒第二次,聞新燒時冒出的那道煙才明顯。如果是印度小葉紫檀,即有明顯的檀香味,特別是野生林的小葉紫檀,氣味非常濃。贊比亞紫檀等氣味較難準確地描述,只要確定它們不是印度小葉紫檀的那種檀香味即可。目前,通過燃燒聞氣味區(qū)別贊比亞紫檀和小葉紫檀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
以上這些鑒別方法,都有區(qū)分范圍及可操作性方面的局限性,只有綜合應用才較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