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機微信“掃一掃”功能,掃描以下二維碼,即可將本文分享到“朋友圈”中。
![](/upload/news/20221025/6380231249937526772512961.gif)
“鐺啷啷……鐺啷啷……”
在黃沙掩蓋不住的天際,
清脆的駝鈴聲若隱若現(xiàn),
晃晃悠悠,載著遠(yuǎn)方的行者到來。
西風(fēng)烈烈,皂雕盤旋飛翔。
他們吹徹著胡笳,彈奏著琵琶,
赤腳踩著砂礫,帶來樂聲漫天。
長長的披帛迎風(fēng)飛揚,
華彩的衣襟連接著晚霞。
飛天一舞降下希望的福祉,
為東方帶來佛國的奇幻色彩。
![](/upload/news/20221025/6380231245617879184369635.png)
千年以前,神秘的敦煌曾像曇花一現(xiàn),在荒漠之中,孤獨而絢麗地綻放過。
千年之后,回望沉默朽化的敦煌,留下的遺珍如同點點繁星,吸引人們淪陷。
1、石窟遺珍
敦煌,取盛大輝煌之意,寄繁榮昌盛之愿。
作為漢代絲綢之路的重要節(jié)點,貫通中西方要道,中國、古印度、古希臘、中亞文明在此交匯,惋留一段千古奇談。
在古敦煌留存的文化遺產(chǎn)里,氣勢恢宏的石窟群聞名于世,尤以莫高窟最為出名。莫高窟歷經(jīng)千年,保存至今的有490余窟,壁畫面積45000多平方米。
石窟內(nèi)的壁畫色彩雖歷經(jīng)百年,卻仍然光彩鮮艷,金碧輝煌,造就了世界歷史上古代石窟中內(nèi)容最豐富的佛教石窟藝術(shù)寶庫。
![](/upload/news/20221025/6380231246379160522354382.jpg)
2、飛天高懸
千年的黃沙吹遍了每寸土地,慈目的佛陀繪滿了四方石壁。
在敦煌石窟藝術(shù)中,最引人注目是“飛天”這一別致的繪畫形象。飄逸的舞姿,華麗的色彩,龐大的數(shù)量,留下了無與倫比的意象。
中國道教有“羽化而登仙”的典故。早在佛教傳至中國前,自由自在地飛翔就成了人們向往的生活。
在壁畫里,神佛大都有長長的飄帶,動作輕盈舒展、神情悠閑自得。在諸天之上,有的一躍而起,沖向天空;有的環(huán)繞寶蓋,俯沖而下。勢如飛鶴翔云,飛過之地,還有香花散落,由人性至神性,表現(xiàn)出西方“極樂世界”的安樂愉悅。
![](/upload/news/20221025/6380231247032801666207701.jpg)
3、夢中胡旋
在這充滿奇幻想象的佛國世界中,高位神佛居于后側(cè),身著華服的絕美天神立于前方,頭上云髻寶冠,遍體花縵瓔珞,裙裾四下飄動,揮著長巾一起回旋,樂聲、香氣仿若撲面而來。
這是莫高窟220窟的《藥師經(jīng)變圖》,畫中所繪正是唐代風(fēng)靡的胡旋舞。
壁畫色彩上運用了赤、青、綠、赭等搭配,強烈奪目、艷麗絢爛;線條上行云流水、精致細(xì)密,呈現(xiàn)出雍容華貴、和諧統(tǒng)一的整體氛圍。
沙與石相互糾葛,人與畫彼此相望。仿佛游弋于縹緲的天地間,在夢境中回到久遠(yuǎn)的盛唐。
![](/upload/news/20221025/6380231248010923387629718.jpg)
![](/upload/news/20221025/6380231248925084997519717.gif)